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朱天星)新学期伊始,东华理工大学党委发出《关于在全校开展向周义朋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学校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周义朋的先进事迹,要求全校各级党组织将周义朋先进事迹学习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活动结合起来,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
“组织和开展向周义朋老师学习的活动,就是为了让全校师生大力学习和弘扬他这种十年磨一剑,不畏艰险、献身国防的崇高品格和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自觉对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该校校长柳和生说。
为推进核能开发项目坚守边疆荒漠十余载,屡次历险却初心不改,东华理工大学教师周义朋的先进事迹于8月5日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该校党委书记徐跃进在党委副书记刘紫春陪同下,远赴新疆看望在大漠深处从事野外科研的学校师生,并激励大家向周义朋学习。
东华理工大学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都转载了报道《扎根戈壁深处的红柳——记东华理工大学教师周义朋》及配发的评论员文章《心有大我 家国情怀》。据不完全统计,阅读评论量已经逾万。校内师生深受感动,纷纷向周义朋致敬,称其为“戈壁滩上的英雄树”和“身边的榜样”。学校著名留苏老专家史维浚教授更是动情地说:“周义朋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炼,放弃了许多个人利益,一心为事业奋斗。如今,红柳已壮大,水文地球化学后继有人、东华理工大学后继有人、铀矿事业后继有人……”
鉴于周义朋长期在野外工作和其家庭的实际困难,学校第一时间开展调研并落实其家属的工作安排。徐跃进表示:“周义朋老师是我校弘扬核军工精神的先锋模范,我们要认真学习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家国情怀,艰苦奋斗、奉献为乐的敬业精神和潜心研究、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同时,学校也要进一步关爱周义朋老师,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全力支持他推进核能开发研究,并培养更多优秀的核军工人才。”
《中国教育报》2017年09月09日第2版 版名:新闻·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