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游戏被现代校园里的学生所淡忘,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然而这些“新宠”却给小学生造成了诸多问题,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为此,社会各界对老游戏重回校园的呼声日益高涨。 经典老游戏优点多 老游戏曾经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是人们心中难忘的回忆。丢手绢、跳格子、打口袋、踢毽子等经典的老游戏不仅简单好玩,还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加区七小的李老师说:“通过这些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老游戏最大的好处。玩老游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孩子的体魄,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还能增进友谊,让孩子们学会结交朋友,懂得分享。” “将老游戏引入校园是培养孩子德育、体能、智力和竞技意识的良好途径。”加区曙光学校的王老师说,“老游戏大部分都是群体游戏,这些简单又好玩的游戏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参与性、互动性,而且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不仅学生之间可以互动,家长、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是增强感情的一个纽带,还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成功、品尝失败,让他们身心都得到锻炼,更有利于他们勇敢地面对问题、迎接挑战。” 简单易行是老游戏最大的优势。林业育才小学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老游戏相对于现在学生玩耍的球类、轮滑等项目,成本低,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人数也没有过多的限制,很方便。另一方面这些老游戏玩耍的规则很简单,孩子们很容易参与其中。特别适合在课间短时间玩儿。” 经典回归势不可挡 “将经典的老游戏带回校园”这个话题被人们再次拿出来讨论时,迎来了社会各方赞许。当记者调查老游戏重归校园的可行性时,发现人们对老游戏的期许空前高涨。家长王先生告诉记者:“老游戏重回校园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让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结交朋友,比起他们玩电子玩具好多了,希望老游戏可以真正走进校园,走到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健康成长。” 加区东山社区的刘女士对老游戏进校园也表示赞同,她说:“老游戏进校园对学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能,更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很孤独,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怎么跟同龄人相处,老游戏恰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孩子在玩耍中就能交到很多朋友,让他们不再孤单。” 老游戏进校园可谓众望所归,不仅得到了老师、家长、社会的支持,就连学生们都对老游戏充满了期待。小学一年级的王同学激动地告诉记者:“我很想在校园里接触老游戏,能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这些好玩的游戏真的很不错,比起那些枯燥复杂的球类运动我更喜欢这些简单又好玩的游戏。”小学四年级的刘同学也很期望老游戏进校园,她说:“妈妈以前就跟我说他们小时候总玩跳皮筋、打口袋这类好玩的老游戏,我一直很羡慕。如果老游戏可以回到校园中来,我也能玩这些好玩的游戏啦。” 回归之路任重道远 虽然传统老游戏回归校园的呼声高涨,但是想要老游戏真正回归还需多方努力。加区七小杨校长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方面是支持老游戏回归校园的。其实在学校里学生们也都在玩这些经典的老游戏,但只是学生小范围自发在玩,但是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和配套的方案全面落实,让老游戏真正回归校园。如果老游戏可以真正走入校园,我们校方一定会竭尽全力将经典的老游戏传承下去,让学生在经典中健康成长,拥有一个快乐童年。” 地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想让老游戏真正回归校园,还需要学校、家长各方面的支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需要甄选有益的传统游戏回到学校,让老游戏发挥真正的价值,陪伴学生快乐成长。 记者手记: 当玩具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那些强调群体协作的传统老游戏渐渐失去了舞台。然而智能化并不代表万能,让经典老游戏回归校园将是必然趋势。想让老游戏重归校园需要学校、家长、教育部门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老游戏进入校园的必要洗礼。我们期待经典的老游戏回归校园,让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玩耍,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孙扬撰文 本报记者 张加兴摄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