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彦光, 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师范学校数学系,在松岭区新天中学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工作,2000年11月调入加区四中任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工作至今。自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耕耘了27个春秋,用如火的工作热情、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及令人赞叹的工作业绩赢得人们的尊敬、信任。
一、苦练业务,爱岗敬业
在刚上师范学校时,靳老师就懂得了“师范”二字的含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学识和深厚扎实的业务功底,于是,她不放过任何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在教学上,她勤于动脑,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她任课班级的学习成绩渐渐脱颖而出,她的名字也在学生和家长中越传越响。优异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加倍的汗水,靳老师下班辅导的次数是最多的,靳老师考试的次数是也最多的,每周必考,考试就意味着批卷子,一个班级好几十人,两个班级就是百十号人啊,她硬是能够做到第一天考试,第二天讲评,从没耽搁过。
靳老师以对学生严格要求闻名,她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浓,这是大家最佩服的。她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任何一个学生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教的班级的学生不存在上课迟到现象,她教的班级不存在不交作业现象,她教的班级不存在上课玩儿手机现象,她教的班级不存在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了“不因恶小而为之”,她对学生虽严,但严而有度,与学生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
她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努力尝试分层教学,对教学从细从严,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充分发展,她教的历届班级考上重点学生的人数都高居榜首。
二、将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的天职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里的爱一方面指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靳老师真心实意地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偏爱”、关注那些“学困生”,用爱心换取孩子的真心。学困生学习虽差,但只要关心和理解,他们便能进取。靳老师非常尊重学困生的个性,时时留心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各方面像慈母般关心他们,使自己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好老师,使他们非常乐意和她在一起,把心里话掏给她。如有个学期初,她收到一个学生的纸条:“老师,我因欠些书费,无法领书,妈妈叫我干脆别上学了,我虽然成绩差,但我要读书,请您帮帮我好吗?”多么可怜的孩子啊!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他那对知识的渴望和那哀愁的目光,靳老师为这个学生垫付了书费,当她把新书交给那个学生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我一定要发奋学习。”的确,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成绩有了明显进步。班里有个女同学,学习上不上进,老师了解到,她妈妈去世了,虽然爸爸精心照料她,但毕竟当爸爸的不是那么细心,孩子缺少母爱,内心苦闷,靳老师对她疼爱有加,关怀备至,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早上来问吃没吃饭,晚上回去问有没有人接,考试失利了加油鼓劲,学习有进步了热情鼓励,孩子脸上笑容渐渐多了,在班级里健康成长。就这样,靳老师善待每位学生,用 “爱”的清泉,去擦拭他们的心灵,使所有的孩子心身得到健康成长,学业有所进步。在生活上,她对学生体贴入微。天气变化,她会叮嘱学生及时增减衣物;学生生病,她会及时送上热水药物;学生没吃饭,她会送上上热乎乎的牛奶。尤其是对单亲家庭或者是家里有困难的学生,更是经常谈心,或者给予心灵上的慰藉,或是给予物质上的资助;班级里哪个学生的性格脾性她都了解,哪怕是一个眼神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她尽量争取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迷惘,靳老师的爱心换来了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学生都亲切地称她“靳妈妈”。
三、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靳老师坚持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勇于探索教育规律,优秀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多次承担校级,区级公开课任务并获奖,《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第14届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年度课改成果大赛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4.3角》在黑龙江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三等奖。《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31次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贰等奖;论文《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中国教育科研学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师教科研成果全国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地、区、校级文明班及优秀团支部。2017年所带班级64人,考入实验45人,其余全考入西校区。
这一切的取得,源于靳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源于她对学生的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靳老师总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她从不会懈怠,从不会放慢自己的脚步,因为她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