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bet备用网址888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 兴安教育 >> 教师风采

情系新疆,奉献人生无悔——记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教师李文生

作者:大兴安岭管理员  来源:  发表日期: 2017-09-21  点击次数:0

李文生系大兴安岭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从教21年,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在学院提档升级、校企联合办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多次受到学院表彰,荣获黑龙江省技工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015年初受组织委派到新疆阿勒泰地区援教,得到当地师生认可,荣获2016年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为民族团结、新疆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为龙江人民争得了荣誉。  

一、摆正位置,刻苦自励

2015年,李文生告别父母家人,离开家乡加格达奇,前往新疆阿勒泰地区援教。初到那里,李文生就从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做坚决拥护党中央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政方针的实践者。从工作开展上,克服陌生的环境、恶劣的气候、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的不通、生活条件的差别等种种不适应,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究起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法规,民族历史、宗教历史,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到新疆人民当中,成为他们心中贴心的一员。

二、勇挑重担,尽心教学

第一学期李文生就承担了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和《汽车底盘》、《汽车电气》教学任务。开课前,他主动征求学校领导的意见,与有关教师沟通,初步掌握学情,尽可能地了解萨克族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爱护并尊重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耐心细致的指导,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对自己有亲切感,他学习了几句常用哈语。在课间与学生交流中向学生学习哈语,学生们都主动来教,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的民族,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了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他利用各种手段调动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汽车底盘是汽车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动手实践训练是教学的一部分,他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始终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本位,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责任感。注重引导,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学期,他又承担两个班《汽车电气》课程,每周课时增加到14节,是全校教师中课程最多的,虽然工作量有点大,但是他想:累点不算什么,多干一点会有更多的学生受益。就这样,他兢兢业业的完成教学任务。

2016年是阿勒泰职业技术学校示范校建设之年,实训室是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实训室建设是关键,他凭借多年来汽车实训室建设的经验,对学校的实训室进行了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了实训室的功能区划分,对实训设备的配置、总成件、零部件、工具的摆放等进行了规划,并组织编写了实训室管理制度,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和教师的好评。2016年4月,新疆自治区举办全疆中职学生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大赛,这是阿勒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第一次参赛。下达任务时已经是3月,时间紧,任务急,他发挥在校技能大赛方面的经验,又根据当地情况,上网查找资料,打电话咨询专家张兴安,主抓《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这2个项目,进行白天全天训练,晚上还要加班2个小时,在10多天的训练中,与学生并肩训练时时指导,指导的4名学生中,1名学生荣获3等奖,为学校争得成绩。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引领”是援疆工作的关键。在教学中,李文生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保证教学质量,用切实的行动告诉老师,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第一保证。在工作方法上,时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吸引身边的师生把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上,尽量缩短当地与内地在教学理念上的距离。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是这所学校的重点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工作,势在必行,他根据各门课程特点,制定了一体化教学方案,首先在任课的两个班级进行一体化示范课,学校的校领导及全体教师都深入课堂听课。课后,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课后进行一体化课程推广交流,提出各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方案,在全校推开了一体化教学。

三、援疆支教,诠释人生

“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吃苦,选择新疆就是选择奉献。”这是组织和领导对援疆教师的鞭策,365个日夜,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他。看看西部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孩子们,看看西部教育那种举步维艰的状况,听听西部地区做教师的工作一年所得到的微薄收入,他说,支教生活的清苦、寂寞、单调根本不算什么,能为西部人民做出一点贡献真正是人生最大的价值,能够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的队伍中,真正是一生的荣幸啊。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自己的阅历也丰富了不少,能力提高了许多,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更深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更浓了,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情怀被彻底激活了,路漫修远,求索不息,他表示要继续立足本职,奉献林区技工教育,继续领悟“援疆支教”的真正含义,诠释“援疆人”的真谛,用满腔热血谱写一个人民教师的壮美诗篇!

                             

上一篇新闻:

下一篇新闻:

         

版权所有: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联系电话:0457-2125268 E-MAIL:dxaljywz@163.com

ICP备案证书号:黑ICP备050006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