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呼玛县第一小学校长范艳琴
从教33年来,她踏实勤奋地工作,以出色的业绩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校长,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她先后多次荣获地区、呼玛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就是呼玛县第一小学校长范艳琴。
范艳琴担任校长以来,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任课,积极投身课改之中。坚持每周到班级听课,认真参加教研活动,每当月考、抽测结束她都与老师分析、反思不足,找出原因。她勇于创新,2012年成立特教班以来,她承担了特殊教育培智班音乐和体育课的授课任务。她用爱心去教育和关心残障学生,走访家庭,送教上门,教给家长教育方法。为让残障学生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她有效地改变了特教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现状,克服和解决了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脱节的问题。
教育科研是学校腾飞的翅膀,多年来,范艳琴始终立足教科研前沿阵地,把教育科研作为立校之基。她把教育科研工作写入学校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依托国家、省、地的课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她从制订计划、方案,到结题报告,都亲自参与、带头研究,与同事研讨总结,并亲笔撰写各种文稿。目前她主持、指导并顺利结题的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2项、地区级4项。编写校本教材5种、9册,她撰写的10余篇论文分别获省科研成果特等、一等奖。
在完成上级课题基础上,范艳琴更注重教科研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她把校本课题研究、常态下“家常课”研究作为教科研工作重点。为了让平时习惯于埋头教书的老师更新观念,树立科研意识,她大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通过组织多形式的培训,唤醒教师的教育激情和科研意识;通过提供各层次交流、展示、竞赛舞台,创新科研成果,形成竞争意识。她在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组成了“示范团”,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舞台、拓路子、压担子,带领他们结合教学实际研究出“六环节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已推广使用。
学校坚持多年的教研组“同课异构、磨课”教研活动也得到县教研室的肯定和推广。她也因此被评为省级课题“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先进实验工作者,省、地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地区“课题研究工作先进个人”“全区课题研究及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学校也因此荣获地、县高效课堂先进集体,省、地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语文教改基地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称号。
学校特色,是在办学过程逐步形成的鲜明的个性风貌,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范艳琴任校长后,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为主线,开展书法、国学诵读、剪纸以及国画等特色教育。目前,学校的书法课成为特色品牌,学校因此被地区确定为写字示范校。学校的孩子们多次在县里举办的各种活动中现场展示书法,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增添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勤恳耕耘,终有回报,范艳琴的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一致认可。教书育人,任重道远。在这条道路上,范艳琴正是凭着这份坚定、这份执著,在教育的沃土上,迈好坚实的每一步!